时间: 2024-12-30 12:58:59 | 作者: 意面系列
不用火、不用电,只要一杯凉水倒入加热包,就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小火锅。近两年来,自热方便火锅迅速走红,去年“双11”期间自热方便火锅成交量达453万份,是2017年“双11”期间的2.7倍。但是,自热锅方便归方便,到底安全吗?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分别在线下超市和网络站点平台购买了包括“海底捞”“小龍坎”“大龙燚”“三只松鼠”等品牌在内的自热方便火锅类产品共计20件,价格从16.9元至49.9元不等,试验项目包括外观及包装标识检查、锅体表面温度、发热包遇水反应释放气体、发热包二次加水反应、发热包成分及含量等指标。
结果显示,3成样品食盒在加热后会出现变形。而且,自热方便火锅产品具有自发热持续高温的特点,关于该类产品本身及其内含发热包的安全管理问题,我国尚未出台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予以规范,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自热方便火锅主要是由食材、食材锅、锅盖、外锅和发热包组成,其加热原理是利用发热包内的物质与水接触,释放出热量,上层食材锅内的食物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测试组对发热包遇水反应时所释放的气体进行仔细的检测,发现含有氢气。
20个样品外包装上均有相关的警示信息以及操作说明,警示内容信息少则3条,多则近10条,如“小心蒸汽烫伤”“请勿让儿童独立操作”“只加冷水”“当手部弄湿时,请莫接触到发热包”“免阳光直射”“如需空运,请采用行李托运”等相关警示信息。
试验人员分别在外锅外部底面中心、外锅外部侧面水位以下、外锅外部侧面水位以上、盖子外部中心以及外锅内部底面中心5个点温度。测试按照样品使用说明要求分别注入95-328 毫升不等的水量,在50分钟-100分钟反应时间内,观察到部分样品的初始反应比较剧烈,温度迅速上升。从各个点位的最高温度来看,外锅内部底面中心温度普遍比较高,均在70度以上,最高达到90度。
测试还发现,有106件样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材锅底部变形,其中标称品牌为“咔咔莎莫小仙”“蜀姑娘”“老城南世家”“辣个火锅”“润成”“百草味”6件样品的食材锅底部出现了严重变形。
发热包的成分及含量决定了自热方便火锅产品的发热效果和释放的气体,本次测试中有18件样品的发热包标注了主要成分及对应企业标准代号。
试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这些加热包的两种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铝粉,含量均在40%左右,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的分类标准,自热方便火锅产品在运输中属于危险货物。而发热包中的铝粉,按照我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的规定,则属于“危险化学品”。
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商照聪介绍,在密闭轿车里,自热方便火锅使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氢气,一旦遇上火源,如点烟、开空调、发动发动机等,都有爆燃隐患。
消保委表示,目前关于该类产品本身及其内含发热包的安全管理问题,我国尚未有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同时,消费的人在选择该类产品时亦容易忽视其使用安全与禁忌。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下一步将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尽早启动相关立标程序,相对统一产品安全性能要求和风险警示内容,尽快填补有关标准的空白。
消费者使用自热发热火锅前,须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并严格按照提示内容操作,特别是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避免明火;
消费者使用后的方便火锅垃圾应避免大量堆积或与水非间接接触,并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当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2018年1月6日讯,“一杯冷水煮出四川火锅!”当前,一种名为“自热火锅”的速食在朋友圈悄然走红。一时间,诸如海底捞、德庄、小龙坎等火锅品牌纷纷抢滩,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厂商也跟风入场。但作为行业新品,自热火锅虽然销量走俏,但真的安全吗?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走访调查。食品专家提醒,自热火锅存在不小的安全风险隐患,消费者需谨慎购买。
“在家不开火也能煮火锅!”记者近日在微信朋友圈发现,不少人晒出“自煮火锅”的照片,购买渠道大多为电子商务平台。在某电子商务平台上,记者看到一款售价为39.9元的海底捞自热火锅月销量超过12万笔,其余七八个排名靠前的品牌月销量也普遍在5万以上。
不过,相比于线上的火爆,自热火锅在线下商超渠道显得略为冷清。记者走访了华联、沃尔玛、家乐福、Ole‘、欧尚等超市,发现大多超市暂时没有上货,欧尚超市则仅上货了海底捞一款品牌的自热火锅。“这种产品属于新品,我们暂未接到进货通知,你提到的很多品牌我们也不确定能否进入采购渠道。”家乐福海淀黄庄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自热火锅其实是自热米饭、自热面条的升级版和衍生版。从产业角度,我们并不看好这样一种形式。因为火锅本身是一种强社交属性的食品,但自热火锅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更多是一种补充型产品。”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
自热火锅作为一新兴的食品种类,目前在业内的称呼并不统一。以“自热火锅”作为关键词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搜索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自煮火锅”、“方便火锅”、“懒人火锅”、“随身火锅”、“微火锅”等多种称呼,从侧面折射出该产品处于导入期时亟待规范的乱象。
事实上,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目前行业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较高的门槛,自热火锅存在不一样的品牌乃至大品牌、小品牌共用一家代工厂的现象。如知名火锅品牌大龙燚的自热火锅与筷时尚的生产商均为四川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火郎和辣得亿这两个自热火锅品牌也选择共用重庆盾皇食品有限公司做代工。
这种共用代工厂,再分开组装品牌的方式也让不少消费者担心代工企业的资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打开蔬菜包发现黄瓜、藕片滑滑的有点臭,看上去像是腌过一样。”一位网友在某自热火锅品牌下留言表示,自热火锅的味道一般,“同样的价格,我还是会选择7-11的盒装冒菜,起码比较新鲜卫生。”
“第一次用自热火锅就被吓到了,发热极其迅速,沸腾时盒子都在膨胀,好担心会炸。”市民王女士表示,加热包加入凉水后不到十分钟就将上层餐盒内的食材和水烧得沸腾,盒子明显鼓起,并能看到高温蒸汽涌出,“这种自热火锅真的安全吗?” 不少网友则留言反映冬日使用自热火锅确实存在盒子变形甚至爆开的情况,对此,某品牌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加热包在冬天膨胀会受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则表示,自热火锅所用到的食品专用发热包并不新鲜,在自热米饭、自热面条等食品中早有运用,成分主要以生石灰为主,“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检查出气孔是否堵塞,不然很容易爆炸。另外加热包使用完后也不要到处乱丢,里面的成分很容易污染水源,小孩接触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
朱丹蓬表示,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自热火锅确实存在很多隐患和欠缺,“自热火锅存在的操作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如肉类食材的品控等,一时半会儿很难完全解决,是这类产品的硬伤。”
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1月17日报道,美国多个城市在16日晚间至17日凌晨发生恶性枪击案件。据芝加哥警方发言人表示,当地时间11月16日晚间,芝加哥连续发生至少7起独立的恶性枪击事件,导致至少23人受枪伤,包括1名5岁男孩和3名青少年。据悉,当
16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干部李起勇、加羊多杰和保积民在回县城的路上,看到一匹不慎坠入冰湖的野狼在冰湖里奋力挣扎。由于当时情况紧急,野狼根本等不到专业救援队,于是三人抄起车里的绳子就进入了冰湖。最终,经过三人40多分钟的努力,已
昨日至今早,全国多地出现雨雪天气。 北京今天也迎来全市性普遍降雨,道路湿滑,天气阴冷,薄羽绒服加雨伞或雨衣成为出门标配。 据市气象台发布17日19时至18日8时降水量(毫米):北京平均4.8,城区平均5.2,西南6.3,西北5.9,东南4.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学者16日介绍,在玻利维亚发现的罕见病毒“查帕雷”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一类,可人传人,引起出血热。 美疾控中心高致病性病原体和病理学部门流行病学者凯特琳·科萨布姆说,她们的研究发现,2019年,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两名患者将
11月16日,延边州一男子因肠梗阻拟入院治疗,入院前该男子及其妻子(医院陪护)核算检验测试均为阳性。 资料图,甘南 摄 该夫妻二人于9月25日从日本入境上海,诊断为确定诊出的病例。在上海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10月29日治愈出院,在上海转入集中
近日,以色列一家珠宝公司制作了一款世界上最昂贵的珠宝口罩,价值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85万元。这款口罩镶嵌了250克18K黄金以及总重约210克拉的3608颗天然钻石。此前,这款口罩由洛杉矶的一位商人委托制作。应买家的要求,口罩还将配备
11月18日,湖北武汉。#武汉一高校学长查寝脏话连篇#,怒吼学弟“新来的没资本牛”。曾有网友称,查寝人员为学生会成员。@武汉工商学院 回应称,查寝人员并非学生会成员,一人为班干部,一人为退伍大学生,因等待开门时间太长引发言语冲突,事后做了深
11月15日,河南周口,王先生的父亲和车窗里自己的影子吵架,王先生在旁耐心解释。其称父亲患阿尔兹海默症,只记得小时候的事,父亲现在这样自己也难受,要对他多包容。 网友评论:希望医学赶紧攻克这个疾病! 延伸阅读: 温暖!女儿每周带阿尔茨海默症
11月16日据外国媒体报道,爱马仕将在澳洲建立最大鳄鱼养殖场。鳄鱼养殖数量将增加50%,约5万只咸水鳄将被用于皮革和肉类产品供应。 该举措饱受争议,网友呼吁爱马仕重新考虑拟建农场。近年来,香奈儿、古驰、范思哲等奢侈品都已加入反皮草阵营。 网友评
今年5月,美国得州女子纳杰拉的母亲、父亲相继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准备母亲的葬礼时,得知父亲的心脏也停止跳动,她崩溃了……接下来几个月,病毒又相继夺走纳杰拉4名亲人。她只想用亲身经历提醒身边人:不要再举行派对和聚餐,不要将自己最爱的人置于危险中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