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01 22:53:10 | 作者: 爱游戏官网
女,1978年11月出生,党员,平谷区阳光学校校长。她不惧挑战、坚守初心,补足区内专门教育短板,构建高质量学校课堂、协助式家庭课堂、多元式社会课堂,凝聚家校社合力,精准预防矫治,为迷途的少年点亮返航明灯。学校成立以来,平谷区未成年人发展环境和教育生态得到明显改善,2023年平谷区未成年人刑事拘留同比下降42%,2024年全区未成年人刑事拘留零发生。曾荣获2024北京市教育系统服务育人先锋称号。
女,1995年7月出生,无党派人士,区残联工作人员,中国女子轮椅篮球运动员。3岁时,因车祸失去左小腿,14岁时开始接触轮椅篮球。训练中,她不畏艰苦、战胜恐惧,在赛场上与队友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在轮椅篮球的赛道上释放自己独特、璀璨的光芒,在国际赛场上为国家争得多项荣誉。2020年东京残奥会上,她与队友们一起努力,获得亚军,2024年巴黎残奥会获得季军。曾获得2020年全国工人先锋号、2024北京榜样周榜等荣誉。
女,1970年11月出生,党员,平谷特教中心教师。30年来,她尽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婆和体弱多病的父母,为兄弟带了好头,为子女树立了榜样。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关爱残障儿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孝老爱亲美德,诠释“至善”精神,为家人撑起一片天,以凡人善举温暖人心。曾获2018年“首都最美家庭”、2024年“平谷区十大最美家庭”、2024年“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男,1956年出生,群众,马坊镇英城村村民。年近七旬的张建华在泃河马坊段英城桥北侧散步时,见到不慎溺水者,冒着陷入淤泥无法脱身的危险跳进河中,将已经昏迷的落水者救上岸。看着落水者平安脱险,他转身默默离开了出事地点。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救人,作为村里的“老好人”,张建华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视作“应该做的小事”。2024年获得平谷区民政局颁发的见义勇为荣誉证书及奖章。
男,1991年9月出生,群众,苏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青年科学家。康定荣有着卓越的科研才学和坚定的报国之志,2021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毅然回国加入苏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他勇挑重担,带领研发团队,成功策划和执行了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针对国内在高品质微生物蛋白原料研发及产业化方面的空白,康定荣带领团队进行坚持不懈的研究。他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大食物观和双碳政策,推动提升我国在可持续蛋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曾获平谷区高大尚人才奖。
男,1961年7月出生,党员,刘家店镇松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化支部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能力。他创新诚信体系建设,推动村民诚信种桃、诚信卖桃,促进松棚村民风的改善。他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提升松棚村的治理能力,形成了班子有力、民风淳朴、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格局。在其带领下,松棚村获评“首都文明村”和刘家店镇首个“诚信村”。
女,1994年4月出生,群众,夏各庄镇仁义园社区垃圾分类巡查员。她虽生来失聪,听不见音乐的旋律,却对舞蹈满怀热爱。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她参与了大型舞蹈“星星你好”表演。执着的信念让她养成了从不服输的性格,不仅舞跳得好,游泳、滑板、单板滑雪等也样样精通。2018年,凭借优秀的滑雪技能入选北京滑雪队备战残奥会。目前,她在夏各庄镇仁义园社区公益岗担任垃圾分类巡查员,尽己所能回馈社会、帮助他人。曾获得2017年荣获第二届残疾人滑雪挑战赛三等奖、2018年荣获崇礼万龙残疾人单板滑雪锦标赛三等奖等荣誉。
男,1953年2月出生,党员,平谷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他是一个业余文学、文艺爱好者,其作品多次在市级、国家级获奖;他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他的文学、文艺作品长期无偿提供给镇村各文化团队使用;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他担纲主编的《大华山镇志》《大华山村志》受到市区领导和修志专家好评。几十年来,他凭借自己的浓厚乡情和一技之长,用乡贤文化助力家乡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曾获得首都文明办“文明之星”称号、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等荣誉。
女,1984年5月出生,党员,马坊镇人民政府经管站会计、苦雨益行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分队长。作为苦雨益行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分队长,多年来郭海英带领800名志愿者,为马坊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曾于2018年被评为优秀普法志愿者,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七批五星级志愿者,2022年被评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优秀城市志愿者,2024年,荣获平谷区委宣传部学雷锋志愿服务“平谷区最美志愿者”。
女,1964年12月出生,群众,平谷区公共文明引导员。她是北京市五星级公共文明引导员。结婚37年来,作为小儿媳,她体谅身为桃农的大哥大嫂,一直照顾公婆在自己家吃住。体贴身为人民警察忙碌的爱人,把家务打理的井井有条,热心肠的她,还常年义务帮助邻居看管孩子。她是公婆眼里的好儿媳、爱人眼里的好媳妇、邻里之间的好邻居,也是儿子、儿媳心中的好榜样,如今90多岁的公婆身体硬朗,四世同堂的一家幸福美满。曾获得区公安系统“好警嫂”、平谷区优秀公共文明引导员等荣誉。
男,1959年9月出生,群众,山东庄村社区服务站乡村医生。作为村卫生服务站的一名乡村医生,多年来,他默默坚守在乡村卫生事业第一线。村里谁有基础性疾病,谁不方便出门,谁需要特殊照顾,他都一清二楚。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与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在村医的岗位上,张玉清用真心换民心,用行动守护着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被当地村民称为健康的“守护神”。
男,1957年7月出生,群众,山东庄镇北屯村村民。40多年前,于连江结婚落户到北屯村。婚后,除了照顾岳父,夫妻俩还承担起照顾岳叔父一家的责任,岳叔父年轻时受刺激导致精神不正常,育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40多年来,于连江夫妇细心周到照顾不能自理的岳叔父,主动承担养育小堂妹的责任,一直到她中专毕业。照看精神病人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但夫妻俩一直耐心付出。为了让老人吃上一口热饭,40多年来夫妻俩甚至都没有一同出过远门。
男,1989年7月出生,党员,南独乐河镇南山村。他探索以艺术的方式赋能乡村振兴,为平谷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挖掘南山村的文化渊源和旅游资源。他主动对接京津冀8所院校,在南山村打造北京地区唯一的户外艺术节IP“北京南山艺术季”。他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文旅产业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有力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男,1962年10月出生,群众,夏各庄镇安固村村民。他是一名普通的泥瓦工,62岁仍每天奔波在各个工地,也是生活中的好人,他认为做好事和修房盖屋是一个道理,不过多挑一担水,多添一锹泥,多铺一块砖的事,再平常不过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好人,在2023年的春节冒着生命危险在冰面救下一个素昧平生的落水者,并将其安全送回家,用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2024年获得平谷区民政局颁发的见义勇为荣誉证书及奖章。曾获2024年“中国好人”北京地区提名。
男,1988年4月出生,群众,夏各庄镇龙家务村村民。自中专毕业回村后,在工作之余,他免费帮助村民安装照明灯和插座。2017年村内开展采暖设备煤改电工程,他承揽了部分煤改电工程,因刚刚使用煤改电机器,部分村民不懂使用方法,对煤改电机器的性能及多种问题不了解,他都会热心的去帮助解决,每次上门维修都不求回报,无论多晚只要有村民需要帮忙,他都会热情的上门服务。遇上汛期、雨雪等极端天气,他会积极为村内捐赠所需物资,主动参与村内环境整改治理,用一言一行彰显一名普通村民的公益心。
男,1988年5月出生,党员,大华山镇前北宫村党支部书记。大华山镇前北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常富东于2012年返乡创业,2017年创立北京桃娃农业公司,着重桃罐头和桃木工艺品的打造,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8月被任命为前北宫村党支部书记,他引领“全民皆商”,推行“互联网+大桃”的电商运营模式,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带领前北宫村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曾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北京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
男,1981年10月出生,党员,清政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他怀揣着对消防行业的热爱返乡创业,独立创办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弥补此项培训服务在平谷区的行业空白。他为消防专业人才提供高质量就业平台,共培训消防设施操作员7707名,实现就业率95%。他始终致力于公益事业,截至目前,他已经为五百多名学员减免学费总计50余万元,为困难学子解决就业435人,为这些困难家庭提供了一份稳定的生活保障,组织消防公益宣讲进社区100余场,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男,1976年8月出生,无党派人士,紫兴园(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饮食业的深刻理解,主持建设了北京百年老字号紫光园中央厨房,并亲自挂帅在平谷成立了紫兴园食品厂。以规模大、智能化程度高、产量和品类丰富而著称,成功实现了传统美食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为首都乃至全国的食客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食体验,也为平谷当地解决了一批就业。他始终将品质控制放在首位,向国际化和标准化看齐,使得紫兴园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大放异彩。
男,1990年9月出生,党员,北京华东乐器有限公司技术部职员。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刘尊飞扎根基层生产服务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华东乐器,潜心研学提琴制作,助力平谷区音乐教育事业,利用所学专业音乐知识培养区内中小学生小提琴演奏,在蔡奇书记到平谷调研时,对他提出“既要学习好工匠精神,又要做工匠精神的传承人”。作为北京华东乐器有限公司的制琴师,刘尊飞将“传承提琴文化,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作为奋斗目标,秉承工匠精神,让中国制作的提琴在世界的舞台上奏响华彩乐章。
男,1973年12月出生,党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宋国兵所管理的信档中心,是全区企业信息的宝库,汇聚了21万余份珍贵的纸质登记档案及112万余份电子化档案。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压缩企业档案扫描时间的举措,将原本需要5天时间才能完成的扫描工作缩短至1天。他主动联合区属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消费维权宣传,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开展维权志愿活动。曾获得中国消费者协会颁发的全国消费维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女,1974年5月出生,党员,黄松峪中学教师。她扎根山区教育事业长达27年,担任班主任12年,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在教学工作中,她担任24年初三毕业班英语教师,所教班级年年成绩名列前茅。担任学校教务主任后,她主抓集体备课,成效显著。在她的推动下,学校科研也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科研先进校。曾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模)、北京市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女,1976年2月出生,无党派人士,黄松峪乡塔洼人家度假村法定代表人。她17岁时只身来到北京,倒卖过柿子、大米,开过饺子馆,后将一个三四十平米的小农家院经营成现在占地十四亩的度假村。为打消农户顾虑,她带头发展高质量菌菇种植,面对挑战她没有丝毫畏惧,主动扛起培育、管理、销售菌菇的重任,她发展高端民宿,为周边村落妇女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了20余名妇女就业问题,连续12年为汛期中需要帮助的村民无偿提供食宿。
女,1971年10月出生,党员,京东大鼓非遗传承人。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东大鼓第四代传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谷调大鼓第五代传人。她创作的作品题材丰富,多以歌颂平谷的风土人情、好人好事为主。代表鼓曲有赞美家乡美景的平谷老调《唱咱平谷的山》,以北京榜样王晓悦为原型创作的平谷调大鼓《爱心妈妈》,新冠疫情伊始创作歌颂一线医务人员的平谷调大鼓《平民英雄》,制作成视频MV,作品一经推出在学习强国和今日头条,点击量就达1.3亿。
女,1982年10月出生,党员,平谷中医院针灸科大夫。她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多年,对针灸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是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北京市中医药双百工程王麟鹏学术继承人。作为北京市中医适宜技术“药棒穴位疗法”负责人,她制定了针刺治疗头面痛、面瘫、脑卒中等疾病的优势方案,用一根根“银针”为百姓解决病痛,“手护”健康。
男,1973年5月出生,群众,峪口镇兴隆庄村村民。作为一名果农,他从事大桃种植工作30年,种出的大桃不仅品质高,口感好,而且坚持诚信种桃,诚信卖桃,销量好效益高,成为平谷区诚信果农的典型代表。2019-2023年持续为国宴提供用桃,从2004年至今担任兴隆庄社会服务队队长,带领20余名大桃种植技术能手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男,1971年9月出生,党员,北京市同乐制帽厂董事长。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制式帽全品种研发试制生产企业和平谷老牌非公有制企业,赵宝和带领企业出色完成国家重大活动帽子保障工作,年生产能力 100 余万顶。同乐制帽厂被评为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赵宝和也被评优秀民营企业家。作为一名党员、企业领导者,赵宝和始终不敢忘记自己肩上的重任,现今共安排本镇及周边村镇剩余劳动力就业 230余人,至今累计安置各类残疾人就业 200余人。
男,1986年4月,党员,北京互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2012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担任平谷大华山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一头扎进农田辛苦耕耘,从事农资供应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016年,他创建北京互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打造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高大尚平谷战略中,充分的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让党的好政策、农业的新模式、科技的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女,1991年2月出生,党员,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一级检察官。她秉承司法为民理念,公正司法,服务群众,办理多起民事诉讼监督案件、法律文书被北京市检察院评为“优秀案件”“优秀法律文书”,入选北京市检察院典型案例库,守护人民群众财产数亿元。办理北京市首例公告送达违法情形专项监督案件,实现监督类案、治理一片的效果。监督案件和解率达到95%以上。注重普法宣传和诉源治理工作,担任乡镇法治联络员,参与两类普法宣传活动曾被北京市检察院评为普法“精品活动”,覆盖面达30万人次。
男,1974年8月出生,党员,大华山镇后北宫村村民。十余年前接手父母经营的20亩桃园后,他秉承诚信理念,坚持科学种植与销售,运用创新技术改良土壤、优化种植方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平谷“土特产”品牌价值。他带领周边桃农提升品质,推动平谷大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曾获得全国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六安杯”全国早熟桃展评大赛金奖,并连续五届蝉联大华山镇“甜桃王”擂台赛冠军。
女,1980年9月出生,党员,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科科长。从业26年,她一直奋战在平谷区融媒体中心新闻前线,从扛摄像机到幕后编辑,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融合,从新闻记者到新媒体科长,虽然角色在转变,但不变的是媒体人的初心。她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精神,用手中的笔和摄像机,记录着家乡的发展,传递着身边的正能量。
女,1967年9月出生,党员,南独乐河镇敬老院院长。2010年张淑华的早点铺申请成为了养老助残券的定点机构,让老人们不出家门口几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早点,2013年她接管南独乐河镇敬老院,2022年开设北独乐河村幸福晚年驿站,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和休闲娱乐场地。她以十几年的坚守诠释奉献精神,在养老产业默默耕耘,善待夕阳,温暖每一位老人,用行动谱写新时代农村妇女投身公益事业的典范篇章。
女,1974年10月出生,党员,区农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室主任。多年来,她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农产品质量保障安全服务一线,对全区农产品进行抽检2万多批次,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入口关”,2023年对平谷区14家“博士农场”农产品开展专项抽检共59批次,助力“博士农场”的好物安全上市。在“两会”“国庆”“春节”等重大节点,夜以继日,保障老百姓“菜篮子”安全,为保障平谷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筑牢网格防线.敬业奉献——来特
男,1995年8月出生,党员,熊儿寨乡北土门村。他充分的发挥专业特长,依托北土门村悠久的红色历史,编排、汇演舞台剧《云间桃花烟火情》,用艺术形式展现熊儿寨乡红色历史故事;他参加平谷区“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以《从一片核桃林到另一片核桃林》为题,讲述熊儿寨乡的历史变迁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他开展直播培训和“大美熊儿寨”手机摄影培训,用镜头记录村民生活,做好乡村产业推介,吸引市民消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女,1978年2月,群众,山东庄中心小学教师。她躬耕科学学科教学27载。27年来,脚踏实地践行教书育人使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践。在科学教学探索的路上,逐渐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和同事好评。先后获评中国教育学会授予的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37次执教国家级、市区级的评优课、研究课。45篇论文、教学设计等,获得国家级、市区级一、二等奖。
男,1971年5月,党员,王辛庄镇放光村。他常年在信访一线工作,先后在金海湖镇彰作村、王辛庄镇放光村担任。他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打造过硬村干部队伍;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张金良驻村以来,坚持为村民服务,努力夯实“稳”的基础,借助自身基层经验比较丰富优势和善做群众工作特长,充分的发挥引导、帮扶、示范、联络作用,竭力解决好村民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11月彰作村和2024年6月放光村分别通过了市委组织部的考核验收,摘下了市级“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男,1989年8月出生,党员,区法院执行局三级书记员。他甘做司法领域信息化研发的排头兵,在植根一线、兢兢业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发挥专长、学习创新,积极开发各种软件、程序,为执行工作减负增效。他所开发的软件程序,把制作法律文书、续封续控财产的时间缩短了90%,把查看未发案款、完成发款的时间缩短了37%,把制作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的时间缩短了90%,保障执行干警们全力以赴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
女,1981年7月出生,党员,马昌营镇东双营村网格员。自2022年7月担任网格员工作以来,吴红梅始终知责于心,网格内的基本情况、人口数据了然于心,服务群众做好点滴小事。在网格微信群从始至终保持在线状态,第一时间回应群众需求。她始终秉承着“群众工作无小事”的态度,从细微之处着手,处处为村民着想,用真心换真心,赢得村民认可。
女,1987年9月出生,党员,区气象台台长。她始终围绕气象业务一线,工作勤勉,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经过不懈努力,在极端天气预报、预警、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探测方面,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方面技术知识,她积极围绕业务需求,开展科研创新,多项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先后获北京市气象局优秀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市气象局事业单位个人嘉奖、北京市气象局“青年新秀”、“23.7”极端强降雨气象保障服务优秀个人、北京市“气象部门优秀预报员”等荣誉称号。
男,1988年1月出生,党员,熊儿寨乡四座楼林场执行场长。他接管近500亩平原生态林,认真钻研新型集体林场的经营办法,吸纳了20余名当地农民家门口就业,科学发展林下经济。2023年试种赤松茸项目成功后,他利用管护的退耕还林地段中现有的核桃树资源培育改造了万余株四座楼麻核桃,构建自己的电商直播平台做销售,实现麻核桃种植销售集体利润最大化,做大做强四座楼麻核桃品牌。
男,1979年5月出生,群众,原麦山丘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致力于食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研究生实践基地。本着为顾客提供更好吃、更安全、更健康的产品,提出“手工标准化”,既保留传统手工操作的特点,又满足工业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坚持使用天然、安全,远高于市场平均标准的原材料,坚持严格的工艺标准和苛刻的品质控制,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供应,赢得了众多购买的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