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口罩一样难抢的自热食品疫情过后还会热下去吗?

时间: 2024-06-11 01:34:56 |   作者: 意面系列

产品详情

  不管是淘宝还是京东,自热火锅大多数品牌和产品日常处于缺货的状态。 统一开小灶、自嗨锅和海底捞自热火锅虽然能下单但是基本都为预售,要2月底才陆续发货。 一些微博网友反映,自热火锅不仅线上缺货,线下超市也买不到了。

  根据淘宝数据,在1月20日至2月2日期间自热食品在热销产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螺蛳粉。 自热米饭的销售同比增长高达257.09%,甚至超过方便面的平均133.34%的增长。 从百度指数显示情况去看,自热火锅一改之前周末上涨,工作日下降的热度规律。 自1月24日起,自热火锅和自热米饭搜索指数保持高位。

  资本市场对速食的信心也随之见长。从2月初,三全食品、颐海国际等食品公司的股价就在回升。

  因为疫情,许多城市进行半封闭管理,人们也担心频繁去超市会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所以囤起了各种速食,从方便面到速冻水饺的大公司都供不应求。 而自热火锅、自热米饭作为速食中近几年兴起的弄潮儿,自然受到了欢迎。

  这是个不能串门的春节,根据中国餐饮协会,93%的餐饮企业都选择关闭门店,其中73%的企业关闭了旗下所有门店。 为减少非必要外出,大部分人选择在家下厨。

  不过,吃家常口味很久之后怀念(中央厨房和工业制造的)重口味; 螺蛳粉在淘宝热销食品排名第一可能跟这个也有关系。二月中,各地逐渐返工复工,脱离了父母“喂食”的年轻人可能不少会选择自热食品。毕竟复工后吃饭不方便,一些花了钱的人外卖存有顾虑,也给自热食品创造了机会。

  和速冻水饺等传统速食比,自热食品更方便不用刷锅,也难怪它格外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据天猫2019年的数据,在自热火锅的花钱的那群人中18—24岁的人群占到47.75%,25—29岁人群占到19.61%,大学生和刚入职场的白领阶层占比近五成。

  连那些之前“看不上”或不喜欢自热食品的消费的人都开始“倒戈”购买了。 毕竟是非常时期,能吃到自热火锅就不错了。

  自热食品曝光也不少,可能让它收获了新消费者,提高了渗透率。这包括三全、自嗨锅食企捐赠自热食品、援鄂医疗队带上自热锅作为物资等消息见诸报端,还有电影《囧妈》里的植入。

  “疫情期间,消费者无法外出聚餐、食物货源缺乏,因此包括京东超市、天猫超市等在内的线%,”自嗨锅创始人蔡红亮说。 “其中有部分新顾客尝新,还有部分老顾客进行囤货。 ”

  近期社交网络上呼嚎“想念海底捞”、“想念烤肉”的声音不少。能预见在疫情结束后,憋坏了的消费者会冲进自己喜爱的餐厅,线下餐饮有一波消费反弹。而作为餐饮补充替代的自热食品可能会随之回落。

  在就餐选择丰富的情况下,选择自热锅(或自热饭)的消费者可能不会太多,考虑到自热食品主流价格的范围20-30元和一次外卖价格相当。 计入重量考量,自热食品的性价比不高。 统一开小灶自热米饭食物净重251g; 而大龙燚的自热锅为385克左右; 海底捞的克重子啊365-435g。 自热火锅看起来分量大一些,但有50g左右为火锅调料。

  除了在疫情宅家的特殊时期,目前自热锅和自热米饭的场景有限。2019年,据说是出于安全考虑,自热米饭被高铁和飞机“拉黑”,这限制了它重要的消费场景。 人们愿意、且需要吃自热食品的场景可能就只有自驾和户外了。

  因为自热食品的特性——场景限制多、单价普遍较高,可以说它是一种普适性弱于蛋糕、方便面、面包的食品品类。

  广发证券的一份研究提到自热食品的市场可能不会超过200亿,并且很难达到500亿规模以上。 据Bloomberg行业分析,中国超过千亿市场规模的食品有婴幼儿配方奶粉、啤酒、瓶装水和即饮茶等,500-1000亿左右市场规模的有蛋糕、甜点、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等,200-500亿规模的有面包、巧克力和方便面杯面等。

  2018年自热食品规模已达到了30亿元,年增速20%。 除开疫情带来的机会,自热火锅的增长原因是产品还比较新颖,毕竟这个品类“复兴”也才3年多,如果从2017年海底捞等主要品牌开始推出自热锅来算的话。

  这次非常规的疫情给了自热食品一次发展机会。 但能不能抓住还要看主要品牌和企业能否突破其普适性,挽留住消费者。 研发或能帮助它们解决一部分问题。

  研发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是口味同质化。目前自热锅大部分是麻辣、香辣等重口味,近期有一些不辣的口味被开发出来(比如番茄),但选择还不多。 如果有更丰富的或者有特色的口味,自热锅则能够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同时触达更大众的花钱的那群人。研发或许还可以革新加热方式或包装,减少安全隐患。如果自热食品被允许带上高铁和飞机,拓宽的消费场景会带来更多消费者,更大的市场容量。

  除了这些远虑,自热食品厂商眼前还有近忧: 如何尽快复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需求? 如果等太久,或者等到餐饮业恢复,可能就没那么多消费者垂涎自热食品了。

  作为自热食品的“前辈”,方便面的“命运轨迹”或许可以借鉴。 据凯度消费者数据,在17年前的非典,方便面在疫情高峰期渗透率激增,疫情控制后回落,但在这之后又有上升态势。 这次疫情会不会像17年前方便面那样带来更多的自热食品消费者呢? 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是由第一财经和阿里巴巴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内领先的商业数据研究机构和内容运营服务商。依托阿里巴巴和第一财经的优势资源,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数据库和中国最大的财经全媒体集群。「CBNData数据服务」以数据培训、数据咨询、数据整合营销为核心,构建了跨领域的商业数据库和面向不同商业场景的数据服务体系及数据工具产品;「CBNData内容服务」主要面向金融领域等商业场景,为客户提供金融场景一站式资讯解决方案。CBNData始终致力于用数据驱动商业,用内容连接用户,以“数据+媒体”的倍增效应,全方面提升中国商业世界的运行效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广东原省委副书记判“死缓”,家中搜出十几车现金与黄金,曾向递效忠信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小米智能摄像机 C500 双摄版发布:AI 双摄联动,众筹价 319 元

  L1、L2 缓存带宽翻番,AMD 锐龙 5 9600X ES AIDA64 测试曝光

  “PC 不是游戏机”,苹果 App Store 拒绝模拟器 UTM 上架申请

  当年那个高考考了744分,清华大学校长接待的寒门学子,用一段话让央视主持人破防…

  OPPO Find X8和vivo X200系列均再次被确认:卖点不同,配置相同

上一篇:《食品用发热包》团体标准发布 促进自热速食行业规范发展

下一篇:被“懒人经济”催热的市场 十张图了解速食行业现状与趋势